位于我國首都北京市大興區科苑東路1號院的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(bei jing she hui guan li zhi yuan),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直屬的一所重點培養社會工作、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領域技能型人才的公辦高職院校。該校始建于1959年,原名為內務部干部學校,后經多次改革與發展,于2007年6月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,正式更名為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,并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。2010年9月,學院整合了民政部管理干部學院、民政部培訓中心、中國假肢矯形培訓中心等機構,形成了新的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。2015年,學校成為教育部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單位、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行業試點單位。2023年12月,學校發起成立全國殯葬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。學校代碼:14139。
截至2024年6月18日,學校官網顯示,學院現有全國技術能手1人,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個人1人,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5人,北京市教學名師、優秀教師8人,北京市職教名師3人,北京市專業帶頭人5人,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4人,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,北京市專業創新團隊3個。近年來,學院教師獲得多項國家級和市級教學成果獎,以及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1項,北京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、二、三等獎50余項。此外,學院還建有國家級“十四五”規劃教材13種,教育部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1門、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1門、北京市職業教育精品在線課程9門,并在全國首屆優秀教材評選中獲得二等獎。
學院深入推進“三教”改革,創新實施中國特色學徒制、訂單式等校企協同、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,強化政行企校合作,形成“崗課賽證”綜合育人機制。學院致力于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,學生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國家級大賽一等獎65項。畢業生中有多人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、民政部最高榮譽獎“孺子牛獎”“全國青年崗位能手”“北京青年五四獎章”等榮譽稱號。學院秉持開放式辦學戰略,加強國際交流合作,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,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民政專業,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技能人才。
學院設有老年福祉學院、社會工作學院、康復工程學院、兒童教育與發展學院、生命文化學院、婚禮文化與傳媒藝術學院六個二級學院,以及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、培訓部(繼續教育學院)等教學單位。開設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、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、康復治療技術、康復輔助器具技術、學前教育、護理、社會工作、社區管理與服務、婚慶服務與管理等20個特色專業,涵蓋了民政各個領域和社會急需的專業。其中,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、護理、社會工作、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、學前教育、康復輔助器具技術、婚慶服務與管理等7個專業被認定為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;健康養老專業群、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、康復輔助技術專業群入選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專業(群)。學院還建成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、社會工作2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。
歷任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(北京經理學院)院長包括:潘利群(2007.9-2010.4)、王美祥(2010.5-2013.6)、姚光業(2013.7.20-2020.03)、王粵(2020.03-2023.03)、田宏忠(2023.03-2025.05.20)。歷任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院長包括:蔣昆生(2006.9-2013.6)、鄒文開(2013.6-2023.09)、李絢(2023.09-2025.05.20)。
畢業證樣本網創作《北京社管職業學院畢業證書及成績單樣本一覽》發布不易,請尊重! 轉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cgutbafn.cn/1021744.html